为了贯彻进一步简政放权和简化办事流程,住建部于2015年10月9日再次发布了建市[2015]154号政策性文件即住建部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由2015年2月6日发布的建市[2015]20号住建部关于印发《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简化。
而在此次的调整中,最大的亮点除了简化换证程序之外,更多企业关注的焦点多数在庆幸这次由原来的按照条件换证和变成了简单换证,无论是在工作量上还是在人力资源储备上,都减轻了很大的负担,而很多企业其实只是在盯着这次换证的事情,而对于换证后该如何维护资质和如何使用施工资质上,并没有太多想法。
目前很多企业,多数存在这样的问题,按照以前的申报资质的条件,办了多专业的承包资质,在办理之初因为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缺乏了解,甚至一个企业有多项资质,而有些资质可能从来没有使用过,在工作人员配备上更是储备不足,而这两大问题,在接下来很有可能会拖累企业,并最终成为企业的负担,为什么要这么说?笔者可以通过此次住建部关于建筑业施工承包资质换证的文件中不难得出,此次资质除了实行简单换证外,对于事中和事后监管应该是非常的严格的,那么对于多项承包资质且日常中很少或从没有用到的施工资质的,不仅在日后的维护中占据企业一部分精力外,在专业人员配置中,也会占用企业大部分的财力,毕竟维持这么多人的工资和社保将会是一个不小的开支。
举例说明,比如一个以市政工程施工为主的三级承包资质公司,承包资质中增项建筑幕墙,首先据笔者了解,拥有这样资质情况的企业并不少见,企业主项是做市政,而市政很少涉及到幕墙业务,而很多企业为了防止以后会遇到这样的业务出现,就提前把这项资质给办了,而对于换证前的政策因为项目经理或施工人员多数是通用的,在人员储备和资质维护上并不需要太多的成本,而经过此次换证和建筑业承包资质新政策出台后,各个专业的项目经理和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和数量有了明确的规定,且各自有各自的条件,市政公用三级总承包资质中单二级项目经理要求就需要本专业的五人,而对于拥有技能等级证的人员要求也是本专业的,且人数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而市政和建筑幕墙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可重叠的专业人员只有很少一部分,那也也就需要准备两套人马,才能维持住日常的资质运转,而对于建筑幕墙专业承包资质很少用到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养足人员,费用成本之大,可想而知。
目前,经济结构调整和房地产投资下滑,处于产业链中重要一环的施工企业来说,可谓是首当其冲的受到影响,那么节约成本将会是企业控制财务支出的最有效的办法。
笔者以为,建筑业企业通过此次资质换证,需要做一下几点考虑,来甩掉影响企业转型或发展的包袱,轻装上阵,以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财务压力;
1, 将企业现有的业务结合企业的施工承包资质,将没有用到的或很少用到的承包资质,通过此次换证,砍掉冗余的资质,以免背着沉重的包袱,减轻企业运营压力和多余的人力资源压力,将主营业务的项做大、做强,专业的公司做专业的事情。
2, 通过企业资质换证,保留主营业务的承包资质,在企业推行持证上岗,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人、证、岗位要对应,因为未来住建系统事中和事后监管将成为常态化,无证上岗或企业证件不全的企业,将会受到最严厉的处罚,企业岗位人员、人员证件、社保等将成为监管的核心要素。
如果企业以后单独的办理取消部分无用或少用的承包资质,手续不光繁琐,且费时费力,此外,笔者和同行业知名学者多次讨论,对于多项承包资质的企业,此次业可以趁着政策对资质换证的调整时机,把企业不用或少用的多余承包资质清理掉,且把岗位人员和证书配置到位,而这在企业资质证书上做减法,在人员方面做加法,对于企业未来发展,会取得很好的帮助。(编者:责任感 备注说明: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只供建设施工企业参考,如涉及法律问题,编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关键词:建筑业企业,资质换证,注意事项,如何换证